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議員倡設“長者消費物價指數”



有建議推動養老金、敬老金等長者福利與消費物價水平掛鈎。

    完善“一老一幼”服務體系

    議員倡設“長者消費物價指數”

    【本報消息】多位議員議程前發言關注人口老齡化、社會服務及發展,有議員建議評估推出“長者消費物價指數”及將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鈎的可行性,以更好地保障長者的生活質量。

    研設社服創科基金

    立法會副主席何潤生建議以頂層設計和前瞻思維推動制訂本澳長者服務與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建議:一是加強政策層面規劃主導,優化養老服務體系,落實十五分鐘“社區長者服務圈”;二是加快無障礙環境立法工作,加強與各方溝通,設定明確立法時間表;三是加大資源投入,推動社會服務智慧化發展,研究增設社服專項創科基金,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央積金過渡強制性

    梁普宇表示,澳門人口老齡化加劇,社保基金收入依賴政府撥款,不利可持續發展。建議完善社保給付調整機制,評估推出“長者消費物價指數”及將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鉤的可行性。適時將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過渡為強制性,讓所有職工受益。完善社保共建共享機制,提升社會風險意識,循序漸進改善制度的收入結構,多措施鞏固社保資源,推動制度可持續發展。

    促照顧服務智慧化

    呂綺穎指出,澳門面對出生率偏低、人口老化的挑戰,需要從政策頂層設計入手,完善家庭支援體系。建議全面檢討《家庭政策綱要法》,加快《勞動關係法》修訂,推動家庭友善措施。加大資源投入,研究設立專項補貼機制,減輕低收入家庭、單親家庭及育兒家庭的經濟負擔,並推動養老金、敬老金等長者福利與消費物價水平掛鉤。完善“一老一幼”服務體系,擴大孕產婦及嬰幼兒保健服務,推動社區照顧服務智慧化發展,減輕家庭照顧壓力。

    擴照顧者津貼範圍

    陳禮祺就推進長者原居安老提出三項建議。一、引入家居樂齡科技,升級“長者家居安全評估及設備資助計劃”,設立“樂齡科技產品租賃及體驗中心”,幫助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得更安全、更獨立;二、擴大照顧者津貼範圍至“雙老家庭”,減輕其經濟壓力;三、設立“長者義工獎勵計劃”,記錄和獎勵長者義工服務,促進社會共融。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