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水墨山水 描繪自然之美
百桂澳生陽朔灕江寫生
“一墨雙城——桂澳學生寫生交流團”近百人,今日上午前往廣西桂林陽朔縣興坪鎮灕江景區,開展寫生創作。師生們沉醉在水墨山水中,感受灕江幽靜清澈的江水,用手中的畫筆描繪自然之美。
(桂林十九日電)
交流團由澳門廣西婦女協會、澳門中華教育會、廣西藝術學院、澳門美術協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支持。在三小時寫生時間中,師生一行在二十元人民幣背面圖景元寶山前的碼頭上,一字排開,選好位置,支開畫架,欣賞神姿仙態桂林的山,如情似夢灕江的水之時,大膽自由創作。期間,來自澳門美協、廣西藝術學院以及各中學的老師,不時在一旁指導,氣氛和諧。
澳門學生們感歎,古往今來,徐霞客、徐悲鴻等大家在此揮毫潑墨,留下傳世佳作。今日有幸親臨作畫,倍感興奮。亦更加理解到藝術需要深入生活,不斷從身邊提取藝術元素,才能更具有審美性和真實性。
澳門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澳門青年美術協會會長黎小傑,澳門美協副理事長關英傑,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灕江畫派學院團委書記梁義泉參與評畫環節,選出高中、初中組金獎各三名、銀獎各五名,以及優異獎各七名。
寄情山水悟生活
當晚舉行的頒獎儀式上,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灕江畫派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彭慶華祝賀學生順利完成寫生創作,是次灕江創作之旅,既提升畫技畫藝,亦感悟生活,希望通過每年舉辦桂澳學生寫生交流活動,讓學生能寄情於山水之中,培養性情,體驗生活。
交流團顧問、澳門中華教育會副理事長陳建邦表示,感謝各方努力和付出,促成是次活動順利舉行,希望未來活動繼續傳承下去,成為常青樹。在桂林山水的黃金段興坪鎮寫生,感悟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的真諦。通過一幅幅佳作,彰顯澳門教學成果,抒發愛國情懷。此外,在抗戰八十周年之際,走訪臨陽聯隊抗日舊址等愛國主義基地,緬懷英烈,令是次行程更加充實及有意義。
黎小傑圍繞多幅獲獎學生作品點評,從選題、構圖,到用色、筆法等逐一分析,並給予針對性建議。澳生們均表示受益匪淺。
當天,桂澳師生還乘坐竹筏參觀灕江,親身感受江水清澈見底,兩岸翠竹叢生,奇峰異石點綴其間的絕世美景。並前往臨陽聯隊抗日舊址國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教育。
本報記者 牛寅虎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