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變公園
澳門大型公園之一的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坊間又稱為鴨涌河公園,位於澳門何賢紳士大馬路。公園面積約七萬平方米,園內綠樹成蔭,青草覆地,是澳門其中一個“市肺”。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當時這裡是一片農田和溪流,隨着城市化的發展慢慢改變土地用途,於一九八三年之前還是鴨涌河垃圾堆填區,直至一九八七年才開闢修建為公園。
一九九○年,澳葡政府在園中豎立孫中山先生銅像,以紀念孫中山先生居澳事蹟,並將公園正式命名為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公園糅合了中西園林特色。由於以前垃圾堆填高低不平,整座公園亦按照地形,以寬闊的波浪形草坪為設計基礎。
公園內築有人工湖,還有一道曲橋,越過曲橋到湖的另一邊可進入另一片廣闊的園地,此處有多條路徑,四通八達;通過長廊,可到休憩區、兒童遊樂場等。園內還有很多設施,包括足球場、羽毛球場、圖書館、泳池、燒烤區、兒童遊樂場及成人設施區等。
公園內還有一座由劉桂炳創作,並於一九九七年揭幕,象徵中葡友誼的銅製雕塑“握手”。一個公園,蘊藏多種功能和意義,成為北區最多人使用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