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局籲外遊防登革熱
【本報消息】暑假臨近,居民外出旅遊和訪澳旅客逐漸增加,不少屬旅遊熱點的東南亞及鄰近地區均為登革熱高發地區,登革熱跨境傳播風險將進一步上升。衛生局呼籲居民不論是戶外活動或外地旅遊,即使是短時間逗留,均需要做好防蚊措施,降低受感染風險,同時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登革熱通過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人而傳播。本澳六月份全澳誘蚊產卵器指數為百分之六十二點六,反映本澳白紋伊蚊活動活躍,出現登革熱傳播風險較高。衛生局強調,蚊患防治要採取綜合治理方法,其中清除孳生源是最有效措施。為此,衛生局除加強對社區內高風險場所,包括空置土地等的孳生源檢查與清理工作,早前亦聯同多個政府部門對存在蚊蟲孳生風險較高的受監管場所開展跨部門聯合巡查,截至六月共進行了七千四百一十四次孳生源巡查;自四月起,亦對全澳約一百四十個衛生黑點加強化學滅蚊工作,將滅蚊頻率提升至每月兩次。
今年至今本澳共錄得七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分別來自泰國、菲律賓、越南、緬甸以及巴西。隨着暑假人員流動頻繁,本澳的登革熱傳播風險將進一步上升,衛生局持續評估並視乎情況適時調整滅蚊頻率,加強社區動員清除蚊蟲孳生源。
與此同時,會密切留意東南亞及鄰近地區的登革熱流行情況,做好各種應對準備工作,以保障居民健康。
衛生局呼籲居民應持續做好防蚊措施,降低感染登革熱風險。若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熱病毒,可能會引起重症登革熱,故必須加強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