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
澳人代視察北大荒農科園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地處我國最東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視察組今日上午乘航班由哈爾濱市飛抵佳木斯市建三江,下午分別到北大荒智慧農業農機中心、北大荒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視察。(佳木斯市廿一日電)
本報記者 林嘉慧 報道
佳木斯是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糧食綜合產能二百五十億斤,去年糧食產量二百三十三點五八億斤,平均單產每畝七百九十六點九三斤,實現“二十一連豐”。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百分之一百,糧食倉儲能力五千四百一十六萬噸,可儲備全國居民七十日的口糧。
北大荒智慧農業農機中心建於二○一一年,農機中心有六大功能,包括利用北斗衛星結合無人駕駛、葉齡智慧診斷、農業遙感等技術與智能設備,建設七星智慧農業雲平台;農業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智能農機試驗測試;培訓交流農業人才等。視察組在中心信息化平台,了解七星農場如何運用衛星定位、雲計算技術等精準管理。
獲習主席高度評價
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一八年九月廿五日來到北大荒考察時,第一站就來農機中心,對中心的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給予高度評價。
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位於農機中心主樓北側,視察組一行站在高處俯瞰,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一望無垠。隨後,視察組一行走進稻田,走到習近平曾考察之地。習近平曾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並寄語“中國糧食、中國飯碗”。隨後,視察組到北大荒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視察,園區成立以來,累計承載各類試驗示範項目八百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十四項,轉化國家級科研成果四十八項,推廣實用新技術卅二項,累計培養各類人才三百多人。
習近平到該園區考察時指出,農業要振興,就要插上科技翅膀,就要靠優秀的人才、先進的設備、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園區。視察組跟隨紅色印記,重溫總書記路線。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視察組組長劉藝良,副組長高開賢、崔世平,組員吳小麗、何雪卿、何敬麟、陳虹、施家倫、容永恩、黃顯輝、蕭志偉、溫能漢參與視察。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呂玉印,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黨委書記苗立強,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龍聚,七星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登順等陪同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