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澳門實踐詮釋總體國家安全觀
——學習“十五五”規則建議的三點體會
一、以“愛國者治澳”築牢國家政治安全根基
在澳門濠江中學的校史館裡,珍藏着一九四九年杜嵐校長手繡的五星紅旗——這面在葡管時期升起的國旗,正是澳門愛國傳統的歷史見證。回歸廿六年來,澳門始終將“愛國者治澳”作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核心密碼。二○二三年修訂的《維護國家安全法》明確規定,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擁護澳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今年十一月一日,澳門又舉行了公共部門及實體領導人員宣誓儀式,行政長官岑浩輝致辭表示,特區管治團隊領導人員莊嚴承諾履行責任,是特區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的要求和體現,意義重大。這一舉措將抽象的愛國情懷轉化為具體的法律義務。自二○○九年起,澳門特區政府與內地機構合作,系統性地組織公務員參加國情研修課程,極大地提升了澳門公務員的愛國情懷,進一步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在澳門,“愛國者治澳”已不是停留在口頭的一種口號,而是深扎於民眾之心的一種理念。
在“十五五規劃”建議第十三部分“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中,特別強調要“把捍衛政治安全擺在首位”,這對於澳門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意義。本人認為,在澳門,強調、落實“愛國者治澳”,這是捍衛國家政治安全最有效的措施。為此,我們必須繼續強化“愛國者治澳”的理念,讓“愛國者治澳”的傳統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二、以社團網絡織密國家安全宣教網絡
澳門有句俗語:“社團多過米舖”。 根據澳門特區官方統計資料,目前澳門註冊社團總數已有一萬二千多個。澳門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廣泛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工聯、街坊會、婦聯等眾多社團積極參與到國家安全教育體系之中,這是澳門特區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比如,在二○二三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中,澳門中華總商會動員了六百多家會員企業,在屬下二千多個商戶電子屏滾動播放國家安全宣傳標語,展現了澳門工商界積極支持國家安全教育、履行社會責任的擔當。在二○二四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期間,街坊會積極回應活動,動員超二千名社區樓長參與國安手冊派發工作,通過高效組織,在三日內完成覆蓋全澳社區的十八萬份《國家安全知識手冊》入戶派送。正是通過這種由大量社團共同參與的“網格化滲透”,使澳門國安教育覆蓋率從二○一八年的百分之六十三提升至二○二四年的百分之九十一。澳門的國安教育方興未艾,已實現了從幼稚園到大學的全學段覆蓋。
在“十五五規劃”建議第十三部分中,還特別強調,建立平安中國需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應當“全面實施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健全村(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本人認為,澳門雖然沒有鄉鎮村這些基層機構,但澳門有強大的社團網絡,我們可以繼續充分利用這種社團網絡,在國家安全的宣傳教育工作中,把社團網絡更好地組織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社團網絡的作用。
三、以法治創新回應時代安全挑戰
澳門的國安法治建設,始終走在“一國兩制”實踐的前沿。二○○九年制訂了《維護國家安全法》,二○二三年又依據總體國家安全觀及新形勢的要求對其進行了深度修定。除此之外,在其他單行法律中還獨立設置了若干與維護國家安全相關的罪名。
但是,法律永遠要隨着社會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國安立法同樣如此。澳門的國安立法應當“眼觀六路”,堅決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適時調整、完善。比如,面對國際上日益突出的網絡攻擊、資料跨境安全、人工智能倫理風險、跨境金融犯罪、虛擬資產洗錢等新型威脅,澳門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在立法機制方面,立法者也有必要針對國際形勢的快速演變特點,建立國安立法定期評估制度,跟蹤全球安全治理新趨勢,及時修訂法律中滯後於實際的條款,確保澳門的國安立法與國際安全風險同步。
維護國家安全,建設平安中國,澳門責無旁貸。讓我們以 “愛國者治澳”為錨,以社團共治為網,以法治創新為盾,共同譜寫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澳門篇章!
澳門法律工作者聯合會會長
趙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