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服務隊提升青少抗逆力
【本報消息】聖公會北區青年服務隊與聖公會氹仔青年服務隊本月八日在青洲坊蓮花廣場合辦“EMO Wear x 幸福市集”活動,獲社工局資助,聯同四十位青少年攜手設置情緒認識展覽與體驗攤位,並展示“TEENS團”旗下PTU音響隊、Unique少女手作、星夢學院、Coner Coffee等青少年隊伍成果,吸引約五百名居民參與。所有攤位由服務對象營運,展現兩隊分別成立二十五年與十五年的服務歷程與成效。
自二千年起,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在社工局支持下開展外展服務,首設澳門青少年外展隊,服務北區街頭青年。○五年配合《澳門青年問題與服務發展藍圖》政策,整合服務並依“社區青少年工作隊”指引,為六至二十四歲高危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外展服務”、“危機家庭支援”、“生涯規劃”及“預防濫藥”等服務,後正式命名為北區青年服務隊。因應社會需求,一○年於氹仔增設服務隊。截至今年九月,累計服務個案達五千八百九十九人(北區四千三百四十五人、氹仔一千五百五十四人)。
危機感弱被動求助
服務中發現,青少年普遍被動求助,對危機意識薄弱,常見問題集中於學業、人際、生涯規劃、網絡與兩性關係,以及精神健康。北區家庭背景多元,教養模式偏向外包或祖輩照顧;氹仔則多為高學歷雙職、離異再組家庭,物質豐富卻缺乏陪伴,家庭孤獨感上升。
十七歲的星(化名)加入PTU後,學習音響技術與實習,提升解決問題與溝通能力,改善遲到習慣,建立自信;單親媽媽黃女士(化名)在社工協助下調整管教方式,女兒小美(化名)從退學、抑鬱轉變為重返校園,母女關係重建,生活重拾希望。
心理資本提抗逆力
未來服務隊將加強預防“影像性暴力”教育,以“心理資本”理論提升青少年抗逆力,推動身心健康,並持續搭建展示平台,培育正向價值觀與人際能力,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青少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