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隨筆)七彩校園與七秩華誕

李嘉曾

    七彩校園與七秩華誕

    我的母校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學,位於高安路和康平路交界地段,地處衡山路復興中路老上海風貌保護區“鑽石地帶”。不僅是徐匯區頂尖的公辦小學,且已躋身上海市小學第一梯隊。

    母校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成立的。一九五三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啟動,大批幹部來到上海。當時華東局幹部宿舍就建在康平路。為了便於幹部和居民子弟入學,在附近合適地段籌建中小學各一座,小學便是高安路一小。校址選中了新黃園舊址。一九三七年,園藝家黃岳淵父子在真如的黃氏畜植場被日軍侵佔,經友人幫助遷來康平路建設新黃園,營造了“咫尺山林”的精美境界,也曾為鄭逸梅、梅蘭芳等提供避難場所。而在不到一公里的距離內,還有巴金、趙丹、柯靈、張樂平等文化名人故居。可見學校環境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

    一九五五年,高安路小學(初用名)成立,轉來家住周邊的數百名學生開始辦學。經過幾代老師數十年不懈努力,高安路一小逐漸發展壯大,本世紀以來更是凸顯個性,強勢崛起。談到學校的成就離不開擁有全國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等眾多榮譽稱號的老校長滕平。她一九八四年到高安路一小任教,二○○一年起擔任校長,三十餘年間堅持“讓不一樣的孩子有不一樣的精彩”的核心價值觀,提出“七彩高一和諧校園”的辦學目標,倡導“給孩子留白”的多元發展教育策略,帶領全校教師為實施七彩教育不懈努力。如今校內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接踵而至,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課程同籃球、飛鏢、智能創作等多彩課程相輔相成,布穀鳥合唱團、小姚明籃球隊同無人機、融媒體等新興社團並肩比美……

    七彩校園名副其實,七秩華誕隆重喜慶。十月二十五日,高安路一小舉辦校慶七十周年慶典,校友姚明也從美國趕回,一下飛機便直奔會場。在“老少潮童話高一”環節,滕平和吳文珍兩位老校長、姚明和我(首屆畢業生)兩位校友等應邀上台接受採訪。姚明感恩母校當年為他成長“做加法”的經歷,還彎身九十度同來到現場的班主任龔玲珍緊緊擁抱。我則回憶了班主任朱永福老師認真上課和校長鄭祖德關心課堂教學的感人小事。我還同姚明開了個玩笑,說自己教了幾十年書是老教師,但從今年起多了一個外號:八○後。因為生於一九四五年,今年剛滿八十歲,可稱八○後了。而姚明生於一九八○年,也是八○後。所以我們有兩個共同點:都是母校校友,又都是八○後。這一說引發全場笑聲,姚明也大笑表示同意。

    母校馬驥校長轉來我們在台上接受採訪的照片,為我留住了這個生動時刻,也激發了我的決心:我將不惜微薄之力,爭取為母校七色繽紛的校園添上增彩的一筆……

    李嘉曾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