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號碼頭與內港的故事
閱報得悉,“內港十六號碼頭交回政府,商號陸續清遷”。由於先前已經知道,十六浦母公司澳娛綜合,因在內港項目發展另有計劃,向政府申請,補地價改為發展閒置的十四號碼頭,放棄十六號碼頭,交回政府。筆者曾經寫下《顯赫一時今武功盡廢》一文,為放棄發展十六號碼頭可惜。
早前一段時間,有關發展公司已將原有十四號碼頭上蓋建築拆去,擬計劃興建一幢新商業樓宇及廣場,並計劃泊回裝修後的“澳門皇宮”。原在十四號碼頭舊粵通碼頭建築,已經平整為內港空地(右圖)。不過,目前還未見工程動工跡象。至於十六號碼頭向街的商號,報道稱金匯海鮮酒家、OK便利店,已於早前關門停業,其他商舖至執筆為文時,店舖已重門深鎖,估計準備他遷。
雖然,市面上的商舖開張、結業是商業運轉的平常現象,但過去的二三十年來,在十六號碼頭經營的金匯海鮮酒家,前身是可樂之家咖啡店,或者之後的電單車修理店,都曾經是老居民早茶晚飯的地方,或者等候修理電單車,留下深刻印象。當年,十六號碼頭旁邊,既有澳門皇宮停泊,也有殷理基洋行開設的油站,由好友關先生主理。那時街道環境看似有些雜亂(左圖) ,但往來人流繁忙。下午咖啡時間,約同崔兄探訪關先生,前往可樂之家嘆咖啡,當年物價便宜,一個二十元大橋銀幣,足夠埋單找數!如今十四號碼頭舊址,將建成新商業地方,也是“皇宮”停泊點,結束長期顛沛流離的命運,“落葉歸根”原地停泊。
內港沿岸碼頭過去是木建居多,近十多二十年以倉儲式建築取代前者,但一些有代表性的舊碼頭仍存在,例如火船頭街大豐倉碼頭、廣興泰碼頭。近日有消息,廣興泰碼頭被政府啟動勒遷收地程序,因臨時佔用准照已失效四十四年,後續情况如何?下回分解。
至於十六號碼頭交回政府之後,我們都希望重新修好那四方建築物上的大鐘,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物質短缺,勞苦大眾都依靠大鐘的報時,安排作息。最近重溫“澳門記憶”《勞校七十周年春風化雨》視頻,和碼頭大鐘有一段故事。
上世紀五十年代,勞校在創校初期,借用岐關車站大廈辦學,當年的枱椅家具,是由何賢先生捐贈,上下課時間,都是遙望十六號碼頭大鐘時間作準!
唐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