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古今亂炖)尋訪桃花源

亞 瑟

    尋訪桃花源

    到湘西,不尋訪一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說不過去的。

    明知常德桃花源古鎮,是個斥資數十億巨資打造、如今已淪為空城的人造古鎮。但是,我們仍然決定前往。不為別的,只為周邊可能有的山水美景。走高速,遠觀那一帶的山川景物,像是適合安放人人心中都有的桃花源村落。但是進了景區,人傻錢多留下的廢棄古鎮,卻讓我們唏噓不已,突發奇想:倘若能夠免費分配給附近村民,或許能為一個真實的人間桃花源。

    讓家人們看了一個業已破產的假桃花源,我的心裏是有些歉意的。總覺得應該彌補一下他們。因此決定在離開鳳凰古城、返回長沙的路上,帶他們去探訪一下兩個少數民族村寨和我多年前去過的新化縣“古桃花源”。第一個少數民族村寨是鳳凰縣下轄的山江鎮苗寨。按照導航到達目的地後,不得要領,在山道上轉悠半天,看到一處已經廢棄的景點,中間有個廣場,全木結構房屋背山面湖而建,湖叫蚩尤湖。繼續前行,進了一個村子,看不出跟一般漢族村子有什麼不同。村口廊橋裏一家銀器店,一面屋牆上有稚嫩手法、鮮豔色彩描繪的“苗族婚嫁圖”,顯示它是苗族村寨。第二個少數民族村寨是侗寨,懷化的侗文化城。到了才發現,那是一個很不景氣的民俗文化旅遊景點,差不多已經回歸鄉村原貌。

    尋訪苗侗村寨,我的歉意有增無減。所幸,接近日落時分到達的婁底市新化縣號稱“古桃花源”的奉家鎮下團村,沒有讓他們失望。不但沒有失望,簡直是大喜過望。妻子說,所有細節都符合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文字描寫,也完全符合她心中想像的桃花源。暮色四起,她和孩子們都徘徊不忍離去,都希望以後我還帶他們再來,住上幾天!

    (湘行雜記 · 十之十)

    亞    瑟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