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全天候在線的AI健康管家

林肇聰


AI醫生已融入日常生活

    全天候在線的AI健康管家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AI在個人健康管理的應用正在逐漸改變傳統醫療模式。健康管理由目前的被動狀態轉變為主動的自我健康監控,通過將物聯網及AI技術廣泛融合並應用,實現對個人全生命周期的資料獲取、監測,並對各項資料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提高健康干預與管理能力,逐漸由“治已病”向“治未病”過渡,為持續改善全民健康,提供更全面的支撐。

    AI能夠通過分析個人的健康資料,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例如,AI通過分析穿戴設備收集的健康資料(如心率、血糖水平、體溫等),可以為用戶制定個性化的運動、飲食、作息建議,幫助其維持或改善健康狀態。

    AI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預測疾病的發生風險,從而為用戶提供早期預警。此外,AI還能夠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在多個方面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健康管理目前主要的AI應用範圍是疾病預防、慢病管理、運動管理、睡眠監測、老年人護理、體檢報告解讀、藥物使用、醫生診療及疫苗接種提醒等方面。

    疾病預防——通過收集個人飲食習慣、運動狀況、服藥習慣等資訊,運用AI技術進行資料分析,對個體的健康狀況進行量化評估,幫助個人更全面準確地了解身體狀況,並糾正不健康的行為和習慣。

    慢病管理——作為醫患溝通的橋樑,在減輕醫生的工作的同時保證患者病情在已知、可控的情況下進行病情判斷和處理。當患者的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人工智能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早通知主診醫生及護理人員介入處理。

    運動管理——通過可穿戴電子設備,使用感測器及其演算法以捕捉運動資料。

    睡眠監測——是健康管理目前的重要方向,通過監控用戶每日睡眠習慣,包括打鼻鼾、睡眠時間、心率及呼吸速率,需要多久才能夠入睡、起床次數以及進入深度睡眠的總時間等,從而評估睡眠健康。

    老年人護理——主要針對老年人的生活,使家人可以遠程了解老年人的狀況,並在出現突發狀況時及時進行救助。傳統的體檢報告涉及專業知識,可能讓很多人難以明白,而通過AI分析,能夠更輕鬆地理解體檢結果,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給出相應的調整建議。

    AI醫生——如今,內地已有諸多AI醫生應用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效緩解看病就醫效率低下等難題。病人就診前先在手機上輸入症狀或與AI醫生對話,向AI醫生發起諮詢,提前了解自身健康問題,之後再進行掛號。醫生在正式接診時便能迅速獲取病人的關鍵資訊,降低資訊遺漏的概率,進而提升診療效率,縮短患者的等待時間。

    疫苗接種提醒——AI能夠幫助人們獲取最新的疫苗接種資訊,並根據個人健康狀況給予接種提醒,減少了因忙碌而忽略接種的重要性。

    從個人健康管理到專業醫療決策支援,AI醫療健康工具改變傳統醫療模式,既提升了醫療服務效率,也讓健康管理變得更加便捷和科學。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將在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降低醫療成本、普及健康知識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摘自《鏡湖健康知音》第五十期)

    家庭醫學科  林肇聰  醫生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