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不易
澳門十月份博彩毛收入達到二百四十億澳門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五,成績令人驚喜。
在現時大環境下,人們普遍存在應慳則慳的理性消費觀念,故對非必要性消費的娛樂業衝擊更大。在澳門,政府刺激消費措施不斷,但零售及餐飲等行業仍在恢復之中。有大型酒樓甚至推出十元一件的超低價點心,以挽留居民留澳消費。由此可見,澳門餐飲業面對居民北上習慣,如何苦苦經營。在如此的經濟大環境下,各博企用積極的營銷手法,各出奇謀,化解種種不利因素,創造可喜的收入,實來之不易。
我們知道,自從內地將《賭博罪》納入《刑法》第三百○三條後,澳門博彩營運便越來越規範。以往通過地下錢莊走資賭博,以及在內地設立博彩推廣點等方法已不可能,令人對博彩業發展持較謹慎態度。
出人意料的是,各博彩公司審時度勢,不惜花大成本,舉辦大型明星表演節目,吸引不少內地人來澳門旅行,使博彩業保持興旺。當然,我們都很清楚,博彩業取得這些成績,與各大博彩公司不計成本開展市場拓展有關。
從最近一些博彩公司所公佈的財務數據可知,在博彩毛收入出現可觀增長的情況下,營運成本亦大大增加,業績出現虧損。一般而言,當經營收入呈現增長,而出現經營虧損時,證明行業競爭激烈,供仍大於求。幾可肯定,現時一些博企在競爭中未能實現規模效益,仍然需要投入龐大市場推廣成本,才可能保持市場均勢,故削弱這些博企的盈利能力。
隨着衛星賭場即將關閉,博彩市場均勢將被打破,市場份額需重新分配。到時博彩業會不會出現新的競爭局面,不妨拭目以待。
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