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塵細事情)天降迴響

陳于晴

天降迴響

    人在蘇州,每次乘地鐵從住處前往圖書館,必經“盤蠡路”站。

    “盤蠡”是什麼?少時上中文課學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指流動的水不會腐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蠹”即是蛀蝕。蠹與蠡字型相近,也許跟蟲有關……

    念頭閃過不久,人便到了圖書館。路過放置中醫書籍的書架,一本名為《管蠡集》的書一下子引起我的注意。換作平時,這種望文不能生義的書名,肯定會被大腦自動跳過。但自己剛才還在猜度“盤蠡”的詞義,出於好奇,我翻開書本一探究竟,希望能知道書名的含義,而作者潘華信教授真的在序言中解釋了自己的構思:“古代有句成語叫‘管窺蠡測’,原出《漢書》:以管窺天,以蠡(指瓠瓢一類工具)測海。喻觀察事物偏窄,不夠全面。現我則反其道而行之,學術界如有千千萬萬個管,得千千萬萬個蠡,綜合起來,那麼蒼天碧海的迷茫奧窔不也就一覽無遺了嗎!這裡我選集了自己的四十八個‘管’和‘蠡’,不憚狹仄,探測中醫學的蒼茫海天,故題名曰《管蠡集》。”

    “自一九九九年退休後,絕緣公務,淡泊名利,原擬書畫自娛,頤養天年,然精誠所寄的醫學疑竇,依舊魂牽夢纏,閒對雲樹,反使自己更從容地反思起醫學軌跡中種種奧義。古人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鬼神是不會助人的,然深思熟慮之後,似有神助而豁然開朗者有之。”

    而我這番“思之”,迴響馬上從天而降,有種冥冥中被推着走的宿命感,驚喜又畏懼。後來,考究“盤蠡路”之含義,與測量工具無關,更多是為了紀念兩位蘇州歷史人物,范蠡與伍子胥。“蠡”自然指范蠡,“盤”則指伍子胥,據說皆因他曾盤踞蘇州城。

    求真一事,不存在“鬼神通之”,只能孜孜不倦地探索深思,靜候豁然開朗時。學習中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陳于晴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