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中國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30%
    【本報消息】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昨日在第十八屆世界華商大會主旨論壇上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出現,中國擁有多項優勢,在很多領域引領全球。他相信未來中國每年可繼續貢獻世界經濟三成增長動力。呼籲華商把握中國發展機遇,做強做大企業。
    林毅夫表示,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人民的努力,現已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目前中國工業製造業產值佔全球百分之三十,鋼鐵產量佔全球百分之五十三,造船業的產量佔全球三分之二,高鐵現已建成四萬五千多公里。
    現時出現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主要特徵。國家有超大規模優勢、健全的工業優勢及人才優勢,中國現時每年的工程類畢業生達六百萬人,比八國集團的畢業生總和還要多。因此,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上,中國不僅可與其他國家並駕齊驅,且在很多領域可引領全球。各界一定要緊握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利用國家的優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從○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中國每年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百分之三十。在當前世界變局當中,展望未來,相信中國每年同樣為世界貢獻至少百分之三十的增長。中國的發展不僅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為華商帶來無限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