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者:科技園為“拼經濟”注動力
【本報消息】科技研發產業園項目介紹文本昨公佈。在首場的專場意見收集會上,與會的立法議員認同方案,認為科技園不僅契合澳門“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的核心方向,更可為經濟適度多元注入動力,同時拓寬青年就業空間、助力人才培育。
創造空間引才回流
立法議員高錦輝表示,科技研發產業園令人期待。據相關數據顯示,二四至二五學年,在外地就讀大學且專業與科技相關的澳門學生,約有二千五百人,還有不少學生對科技抱有濃厚興趣。惟以往澳門缺乏科技生態系統及產學研落地的載體,導致學生發展路徑受限。因此,科技園的建立,不僅可留住本地科技人才、吸引在外工作的澳門科技人員回流,還可匯聚全球專家學者與科學家及其團隊,為澳門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從產業基礎看,園區聚焦的四大高新項目,澳門已積累一定成果:集成電路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生物科技發展也相當蓬勃。相信集中發展優勢產業,可為年輕人、下一代開闢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注法規基建配套
他亦關注科技園相關法律法規需具備前瞻性,認為需提前做好適配,以免建成後再倉促修訂。其次,針對外地人才引入,除現有人才法外,能否為園區制定特殊政策,以支持整支團隊入駐開展項目?此外,發展高新科技所需的電力等基礎設施保障是否充足?相信政府將持續研討議題,並廣泛徵求不同領域人士的意見,不斷完善相關規劃與配套措施。
期望加快項目落地
立法議員柳智毅贊同建設科技園,認為其目標與定位清晰,契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方向,社會各界均樂見其成。目前各項規劃仍處初步階段,未來建設或需要較長時間,也可能面臨諸多挑戰。期望在行政長官親自領導的籌建工作組統籌推進下,加快項目落地進度。此外,科技園的建成將為澳門青年提供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進一步激發青年群體的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