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是 editor
|
|
週一, 26 七月 2010 00:00 |
十年前的五月,到美國大峽谷旅遊,酷熱迫人,氣溫持續攝氏四十度,同遊的港澳團友說,如果港澳眞是那麼熱,怎辦?農曆“小暑”過後,近日高溫天氣,遍及世界,四十度高溫不稀奇。
中醫諺語:“夏防暑熱,又防暑取涼”。飮食宜清淡,室內的空調不宜過低,以廿五度為宜。
這裡談“野葛菜解暑湯”,有解暑清熱、通便之用。
湯料:野葛菜約一斤,海帶三兩,生魚一條,生薑少許。
生魚劏淨,野葛菜洗淨,海帶用溫水浸過,洗淨,煮約一小時,調味供用。
野葛菜甘淡、涼。去骨火,清熱解毒,利尿。生魚甘寒、健脾利水,去瘀生新。生魚古稱蠡魚,別名很多,因體側有黑斑紋,民間稱黑魚。古籍早見載,《神農本草》列為上品,“主治濕痹,面目水腫,下水氣”。《滇南本草》:“大補血氣,治婦人乾血癆症,煅為末服用;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虛損。”海帶鹹寒,軟堅化痰,利水泄熱。生薑辛溫,調味去腥。
撰 文:譚任傑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
 |